走夜路作者:秦人月前几日,与朋侪闲聊,谈到了走夜路。朋侪讲,小时候家里有位亲戚在遥远的地方做工,晚上走路回家。
行至一山畔小乡村,但见庄内有小河流水,牌楼石桥,有高屋瓦舍,碾磨水坊,有森森古木,石阶街巷。村路崎岖参差……在皎洁的月光下,显得甚是古朴宜人。亲戚遂穿行其中,奔走终夜不得出村。至天明,太阳下定睛细看,方见是一大片破败墓地。
原来一整夜竟在几十座古墓间往返穿梭,走着陀螺路。惊得这位亲戚泰半年心神难安,自今后遂不敢再走夜路。
我也有一位挚友,近几年岁业受挫,暂时栖身在兄弟果园的看守房里。一日下午,应约去市井饮酒,酒入热肠,意气高昂,难免酩酊烂醉陶醉。
夜阑打的回去,车驶至果园前三岔路口,车头一拐,煞亮的车灯下,照见满地蒿草,十几颗枯树,夹杂着一座座玄色墓碑,兀自泛起在眼前。墓碑上清楚地刻着“XX大人永垂不朽”一排大字。的士司机一刹时毛发倒竖,六神无主。
侧脸看时,副驾上却只是一位红脸大汉,朦胧中仍然手指前方,吼叫司机只管往家里开。原来果园的看守房,却在这片墓地后一个废弃的砖厂里。越日酒醒,朋侪甚感内疚,以为好生对不住的士司机。
二十年多前,我去十几里之外的村子寻访朋侪,回来时已是子夜时分,月明星稀,万户安寝。一小我私家走在清凉的秋夜里,闲步在月光下,也是格外的自由自在。
路是农村的土路,凹凸不平。路边两排高峻的白杨树,笔直地伸向远方。路旁不远处有一条浇灌的水渠,渠岸边长满了半人高的蒿草,微风里发出瑟瑟的响声。
路边的田地里,刚刚播下的麦子,浅浅地探出头来。有些田里还没有来得及收玉米杆,一簇簇影影绰绰,随风发出刺刺拉拉的响声。远远地,模模糊糊可以瞥见一些村社,偶然有一两户人家的窗口透出星星点点的朦胧光明。
往上,蓝色的天幕缀着无数的星星,伴着一轮朦胧慵懒的满月,照看着大地。我便在这一片天地里,一小我私家寥寂地行走。
两、三里路之后,往北边斜伸出一条三尺宽的小路,顺小路下去是一道几丈深的浅沟。上小学时学校里搞勤工俭学,老师带大家常去那条沟里给学校收种庄稼。其时听老师讲,周围村里谁家刚出生的婴儿夭折了,大人就会埋到这条沟里,这条沟因此也叫“扔娃沟”。
幼年的我就想,为什么我们劳动时却不见埋婴儿的坟堆呢?是不是因为逝者太小,坟上就不堆土了。厥后到省城去念书,租住在电视塔下面一个叫“吴家坟”的村子里。
甫一听见这个名字,感受好生奇怪,一个村子,为什么要称作“坟”呢?厥后才知道,“坟”原来就是大土堆的意思,并不是专门指墓地上的封土。古城西安各处古墓,老师同学都将上学戏谑地称作“上坟”。由坟,自然就想到死人,想到了鬼魅。那时的我,虽然初读了一点唯物主义的书,但受儿时村里祭神拜祖的影响,心田里还是虚幻地残留着一些魑魅魍魉的影子。
再往前走五、六里,路边有一座砖砌的小屋子。小时候,大人说这是队伍上用作看护电缆的值班房,村里曾经专门驻了一个班的武士来值守。有一年大队修屋子,一名战士在房顶上不幸被电线缠住了身子遭电击牺牲了,队伍和村民几千人在大队部门前的麦场上,召开了很是隆重的悼念大会。途经砖房,我不由在想,这名战士的遗体被送回了家乡,还是埋在这屋子四周?年轻的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样子呢?他的灵魂会不会回来,陪同着他生前值守的这座屋子呢?后半夜,刮起了一阵风,杨树的叶子哗哗哗发出很大的响声,草丛里的小虫子也吱吱吱地惊叫起来,寥寂的路上只有我走路的脚步声。
在这空旷的四野,伴着自己的妙想天开,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动,心里莫名生出些恐惧来。我禁不住停下脚步,向后看看,一条大路上,清亮的月光下,除了两排数不清的树影,空无一人;再往前看,路也遥遥望不到头,心里未免畏惧起来。前面的路上,会遇到什么呢?有等路的劫匪吗?可自己身无分文,劫匪除了泄愤殴打我一顿,他还能做什么?有报怨的幽灵吗?自己无愧无怍,没有做对不起任何人的糊涂事情,幽灵又有什么冤仇可报呢!心里细细想过一遍,理智的气力逐步压制住情绪上的忙乱,心田也一下子坦荡起来,消除了此前的畏缩和疑惧。我点上一支烟,只管迈开步子,甩开膀子,踏着优美的月光,抬头阔步向前去。
大前年国庆节,晚上在大路边自己的办公室里值班。睡梦里听见敲门声,遂迷迷瞪瞪打开门。原来是几个省城回来度假的朋侪,喝醉了酒,途经我住的屋子,见灯亮着,进来讨水喝。仔细一看,时间已经是夜里三点多了。
几个醉鬼朋侪惊讶道,“你胆子也太大了!都后半夜了,也不问问是谁?把门一下子就打开了。”我哈哈一笑,应道,“为人不做亏心事,半夜叫门心不惊。这又有什么好怕的呢?”人生百年,一半是白昼,一半是黑夜。
白昼时间不够用,免不了要走点夜路。夜路上,未必会撞见真鬼,白昼里,却未必不会遇到假面人。先民们将鬼魅描绘成无形无状的凄惨容貌,盖因为真正的鬼魅,实际就深藏在每小我私家的心内里,隐蔽在一个个难填的欲壑中。
一小我私家,自由自在,安平静静地走在夜路上,与天地同处一隅,与星月风云相伴,再怎么说,也是一件极其享受的事情。泉源:广播宝鸡FM934。
本文来源:亚搏体育官网入口app-www.haijukeji.com